两个 OneDrive 账号间文件迁移指北
缘起 前几天在酷安瞎逛的时候看到有人注册成功了 MSN 邮箱,而自己作为一个邮箱收集者+半个软粉,自然是不能放过这个机会,于是在与帖主私信之后拿到了注册方法,成功注册了一个 MSN 邮箱。 注册成功之后自然就想着把现在的账号和新账号合并到一块(因为注册前想的是可以使用微软邮箱的别名功能来把两个账号合并为一个),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远比自己想象中复杂,微软的别名在注销之后一个月才可以重新被注册,所以之前账号上创建的别名都得等删除完一个月之后才能再添加到新账号,于是便先作罢。 OneDrive 间文件转移 刚好旧帐号的 Office 家庭车到了要续费的时候,就把订阅转到了新账号。但是旧帐号 OneDrive 中的数据在尝试了很多方法之后最终还是选择了挂载 RaiDrive 手动复制粘贴 。 然后就又有了一个新的问题,OneDrive 本身的下载速度在国内网络环境下是非常捉急的,刚开始是使用 Windows Explorer 复制粘贴,花了整整一天一夜才迁移了2个 G,而且 Windows Explorer 复制粘贴有一个非常恶心的问题,复制的时候,如果是包含多个文件夹,文件夹内如果有复制粘贴错误的内容(比如内容重复,文件占用无法复制的情况),它会频繁弹出窗口来问你要如何处理,但问题在于,这样的话我就需要守在电脑前等弹窗的时候手动确认,这也太不优雅了。于是便放弃了第一种方法。 然后在寻找第二种方法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非常好用的工具,叫做 TeraCopy, 它可以在复制粘贴的时候设定文件重复、占用导致复制粘贴失败时的解决方法,你可以在复制前设置好,如果有重复文件出现就直接跳过,然后开始复制,之后的一切都是自动化的,完全不需要你自己操心,非常方便。而且在转移数据的过程中我发现:它的复制粘贴(对应 OneDrive 就是下载上传)速度还是非常快的,至少比 Windows Explorer 要快很多,你还可以设置在转移完成之后校验文件的完整性,非常贴心。 完美 至此,我的 OneDrive 中的文件已经全部转移到了新账号,接下来就等把旧帐号邮箱别名迁移到新账号,就可以把 MSN 邮箱当成主力邮箱来使用了。 如果也有 OneDrive 账号间迁移问题的朋友刚好看到这里的话,希望这些文字能对你有所帮助。
夜,从今白
嗨,你好, 今天是2022年8月4日,星期四,也是到达惠州的第10天。下午下了雨,晚上的惠州终于没有前几天那么热了,刚才出去吃了饭,看到了路边卖花的小贩才想起来今天是情人节,但不知道是公司离市区比较远的缘故还是什么,路上不怎么看得到情侣,只有零零星星可以瞥见两对。 久久期待的工作状态 吃完饭溜达了一圈便回了酒店,想起好像很久都没有写过东西,就兴起打开电脑闲敲几个字。上班的第十天,总觉得还是一种很好奇新鲜的状态,每天按时起床,打车去上班,到点吃饭,再下班洗澡,好像仅仅几天我就把上班的日子过成了日常。按照公司的安排,再过两天就会动身去另一个地方,感觉又会是另一种奇妙的体验。 (前天黄昏下雨前拍的照片,还挺有意境的) 结,果 还在家快要到惠州这边的那几天,自己还是和高中在一起过的女孩子断了联系,结束不是分手,其实早就分开了,这四年的时间里,其实只在高三的时候短暂在一起过一星期,之后便是始终“默契”地保持一方不在线的状态,同时也基于很多在我看来是认知上与现实原因的差异与无法调和,一直都处于很奇怪的状态。很难描述是一种什么情感,我觉得我也不算是一个感情经历丰富的人,但毫无例外在感情中不是我自己乏味,就是觉得对方乏味,所以索性结束。 讲到这里,又不得不谈起和初恋分手后的那两年,我大概也明白只是单纯很多事情带给我的影响已经导致我无法自己消化与解决,才导致自己停在原地那么久,但就是明明知道道理,也跳不出那个圈子。直到现在,我变成了以前的我的反面,遇到生活中的问题就会很不自觉地再想起那段痛苦的经历,把所有问题的原因都归结到过去的自己上。 人格缺陷 走出这种状况大概花了我两年时间,这一路上遇到过很好的朋友,能从那样的状态中走出来少不了他们的开导和指引。我是一个很奇怪的人,掉入水中就希望有人能够拯救我,而不是后悔自己早该学会游泳,然后下次掉入水中依然希望有人拯救。偶尔我也会怀疑自己是不是还被困在过去,但看看周围好像自己确实已经对过去释怀了,还有的只有我对自己人格缺陷部分的耿耿于怀。 不知道多少次对自己不满意,我开心自己在看到周遭的好与不好的时候能够换位思考、感同身受,但也难过自己事事过于敏感,人性中的敏感会对像我这样的人造成太多的痛苦,无法摆脱。至少到现在,我还没有找到办法去摆脱这种敏感,它在很多时候让我感到困惑,我也深知每个人都会有缺陷,可能这就是我无法摆脱的人格缺陷吧,我这样安慰自己,也试着这样去践行,好让自己能够接受,然后平常对待。 但事实就是,我无法对抗自己的性格缺陷。今天是情人节,也刚好写一点契合今天的话题。在经历了过去痛苦的两年之后,现在的我越发地畏惧开始一段关系,虽然也很期待被人拯救和被人需要的感觉,但看见美好的时候,我看到的更多是——像我这样的人,只会带给别人痛苦,只会用自己的坏情绪让对方下沉,我害怕结束,所以也害怕开始,因此哪怕真的有机会的时候,也会灰溜溜地躲开,然后告诉自己,这种不好的状况也都是自己该,是我的问题,再把希望寄予下次可能会稍微勇敢,也稍微坦诚接纳自己的自己。 夜,从今白 所以,还好在网络上,大家都互相不认识的地方,我才敢敲下这些话,因为在白天,我要装作高冷、对什么都无所谓,吃饭点菜都可以的那个自己,只不过,只有我自己知道,我也有喜欢吃的菜。 晚安 (一直非常钟情于拍飞机,每次坐飞机都会拍好多照片)
Logseq 和数据安全、便利和隐私的思考
Logseq 和数据安全、便利和隐私的思考 一次数据丢失引发的思考 刚才还花了不少时间在 logseq 写的东西因为一个卡顿没了,突然觉得,一个用来记录生活的东西,几乎每次打开记录的都是我的灵感或者即时所想,怎么可以如此不确定与不保险,这种不确定和不稳定带来的失落让我很没有安全感,就好像你在考试前一天准备好了所有文具,但是在考试当天用的时候,明明自己试过好使的笔突然就写不出东西、坏了。 我觉得软件开发到快要发正式版、用户已经在初期积累到一定量的产品,在商业化的前夜还出现这种数据丢失的致命问题,是我非常不理解也不应该的。当然我也没有怪 Logseq 开发者的意思,这款软件,我可以很骄傲的说,是我一步一步看着它逐渐长大的,我对它有着很深的情感,从刚刚了解到它的时候,开发者也才起步决定作为 side project 开发下去,彼时开发团队只有创始人@tiensonqin 一个人,在知乎发了一条宣传的帖子,我便是在此时入坑的 Logseq,而这时候全网都找不到几个 Logseq 的相关文章或视频,于是我在酷安发了第一条关于 Logseq 的帖子,开了 Logseq 的话题,大概介绍并宣传了这款产品。 彼时的我沉迷于各种笔记软件的折腾和对比,对于这种软件的尝试乐此不疲,几乎我听过的市面主流 app 我都下载使用体验过,最后到现在留下了 Obsidian、 Logseq、 Notion、 Dynalist 四款,还有飞书文档和语雀各自还有着偶尔不同的使用用途,也在备选名单中。我在之前的文字中介绍过,这几款软件看起来非常多且杂,但是截至目前为止,我都为它们分类、梳理好了不同的使用场景和用途,我觉得目前的分类也基本足够科学和合理,这是我大浪淘沙筛选下来的产品,都是我觉得非常优秀的工具,我希望我能通过他们创造一些有价值的内容,这个价值可能是对于别人的,也有可能单纯就是为了我自己的。 回到 Logseq,首先软件目前还非正式版,有 bug 属正常现象,而且到目前为止我未曾为它付过一分钱,我深知做产品尤其是这样的产品绝非易事,所以也更多是包容和理解;其次我相信我两年前的尝试和判断是没错的。我将我自己对于笔记软件的理解和归纳都融合到了这里面,同样,Logseq 也将市面上许多优秀产品的优点集合到了自己身上。毫无疑问 Logseq 会是一款非常有前景的产品,它有非常大的想法和愿景,也有着忠实的用户群、良好的口碑、优质的社区,有眼光、有实力的投资人,它的前途肯定是光明的,我也希望它的前景是光明的,因为我本身就是它的忠实用户。 如你所见,Logseq几乎集合了市面上很多软件的众多优点,它很强大、全能;文件存储在本地,理论上它也足够安全。 但数据自持,就是安全吗? 其实不见得。以下的这些文字并非全是因 Logseq 而写,而是写到 Logseq 有感便瞎敲键盘,针对的是所有认为数据自持就是安全的人的观点,因为我之前看过太多人为了吹而吹,软件本身是开源的、内容存储在本地确实是隐私友好型的,但把文件存在本地就是安全、放在云服务器就是不安全吗?万一硬盘坏了呢?存储型的产品,开源本身只能保障隐私问题,安全始终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我始终坚信一点的是,隐私和安全、便利一直都是我们在同时追逐的东西,但是在某种程度下,这种追逐是不科学的,因为两者就和世界中的其他相对立的两个事物一样,严格意义下是不可兼得的。你在寻求便利的时候,必定免不了需要放弃一部分隐私,而你将始终将隐私放在首位的时候,就必须忍受一定的不便与纷繁。 而在我的认知和体验中,我觉得个人电脑的硬盘这种物理媒介,其实也不见得有太靠谱,在私人电脑中,大部分人的磁盘都是没有备份和容灾的,也就是说,如果在某些特殊情况发生比如硬盘发生物理性不可逆损坏时,你存放在电脑磁盘中的任何东西,都会因为没有容灾而有丢失的风险,这种意外性是你无法预料的,也是我比较顾忌物理存储的一个原因。我觉得能够促使我使用移动硬盘或者物理硬盘的场景只有一个,那就是物理硬盘的传输速率比线上下载和传输快,对我而言这是唯一的优势,除此之外我没有任何的理由去使用物理媒介,还要冒着可能损坏的风险。 如何存储内容更安全? 讲完物理媒介之后,我们讲讲我比较中意的方式。首先声明,我对于隐私的追求没有到很极致的程度,印象中我没有足够重要到需要存放在物理媒介中的内容,当然即使有高度重要的内容我也会是多网盘备份,原因如上所述,所以我更加中意也更倾向于推荐普通人使用的存储手段就是网盘。因为我相信,相比于自己的电脑硬盘和移动硬盘,网盘提供商和对应的公司更有能力为我们提供安全、无痛的内容存储服务,个人备份、容灾做得再好,也不会强过如微软、Google 之流的大公司,再加上使用体验方面的问题,我觉得选择自己信得过的网盘服务才是普通人的解决方案,当然此时我们默认是把隐私放在比数据安全低的位置。 网盘这个方法,虽说只有两个字,但也是有区别的,根据文件内容的重要度,我们可以将内容存储在不同的网盘中。拿我来举例,毕业设计相关的文档、文件资料应该是我目前最重要的东西,我会在 Dropbox、 OneDrive 和坚果云中各存一份,如果文件恰巧还会在 WPS 中打开的话,还会被 WPS 云服务自动同步一遍,同时在本地备份文件夹中备份一遍,这是最高等级的内容备份。除此之外,相册内容是次重要级的产品,图片备份我选择的是 OneDrive 自动备份和 Google 相册,再辅以阿里云盘的自动备份,依然是三重备份。再次之的,便是娱乐内容、视频资源的存储,这里我选择的是阿里云盘,只有阿里云盘。这时候,我已经不会再刻意去追逐文件存储的安全性问题,内容取之自网络,有些内容存储下来之后可能我都不会打开,偶尔打开看看电影、视频,哪怕因为提供商阿里云经营不善或者服务质量不好导致文件丢失(虽然这种概率也非常非常小),我也不会过于难受,因为这个存储的成本本身就比较低,加之内容的价值也没有前两者高,综合来看,重要度低,自然花费的时间、精力和金钱都是最低的。 数据安全之外,很多时候我们可能还会追求便利性,比如移动硬盘需要插拔,而云服务自动同步,在这方面二者也是有着不同的优缺点的。 综上所述,其实选择合适的云服务产品,是比起数据单独存放在本地、物理媒介中更加安全和可靠的选择,这种选择是基于数据安全的出发点考虑的,所以配置好之后,它能够保障的,是高可用下的安全和可靠,而不是隐私。而当我们需要更高程度的隐私的时候,数据自持,物理存储则是最佳的方案,最好是无需联网的存储方式,越原始越安全。到这里我们其实也在不断印证之前的结论,那就是便利、安全和隐私其实是不可兼得,或者至少说是相对冲突的,孰轻孰重,需要数据拥有者自己衡量。
失语者 - 我们都是生活的孩子
失语者 - 我们都是生活的孩子 💡 💡 此生最遗憾的是:做了一个读书很少,结婚很早的女孩,一手牌打的稀烂,读书时选择打工,工作时选择婚姻,好不容易以为找到依靠了,又成了单亲妈妈。后悔一抓一大把… 生活剪影 相关视频:此生最遗憾的是:做了一个读书很少,结婚很早的女孩,一手牌打的稀烂 在 b 站无意间刷到的视频,标题正如上面所写,看完觉得挺有感触的,但我也想不到什么可以安慰别人的话,自己尚浅的人生经历可能也无法组织出一段合适的文字来慰藉这些能够引发我共鸣的陌生人。 刚好在评论区看到了一位用户留下的评论: 我同样很早辍学,但是并不悔恨,因为再来一次我依然还是选择这样,并且我喜欢现在的生活,干完活,闲暇时间里我能往脑子里装自己喜欢的知识,学习我想学习的东西,单纯的为了知识而学习,每个人的世界大小都不一样,但是再小的世界,也能装很多自己喜欢的东西 我很喜欢这位用户的这句话:“每个人的世界大小都不一样,但是再小的世界,也能装很多自己喜欢的东西。” 人这一辈子,总会做出许许多多错误的选择,在特定的时间段里,我们的思维、见识、能力也都被局限在了那个自己划定的范围内,虽然可能不太美好,但这些都是实实在在发生了的,我们把这个叫做人生。 就比如我,高中的时候错过了很多提升自己的机会,我也本有机会和能力考入更好的学校,选择更好的专业,学习自己更感兴趣的东西,去到更加好的城市,工作,但事实总不常让人如愿。好像等到我们意识到的时候,事情已经到了不可挽回的的地步,一切都已经变成了不可控的状态。 但其实不是这样的。 只要我们想,我们依旧可以把控自己的人生,我们依然拥有对于自己生活的主导权,我们可以懊悔过去自己做了多么愚蠢的决定,可以把这些东西归结为自己年少不懂事,也当然可以沉溺在过去的失败和痛苦中无法自拔,但生活本不该这样,每个人都值得一个更好的人生、更好的未来,前提是只要你想改变。 人生总还是值得期待的 嘿,还是我自己的经历,高考失利、去了一所一般般的大学、选择了自己极度排斥的专业、学习成绩吊车尾、能力匮乏,这些都是我自己的写照。 刚入校的时候,怀着对于学校和专业的“极度厌恶和仇视”,我就成功地挂了科,学习成绩也是常年垫底,但是在大二的时候,我意识到,如果我继续这样下去,可能我这辈子也没有机会再去做早在待办清单上但一直没有能力去做的事情,永远也没有机会让自己的父母因为自己而骄傲,于是我努力让自己不挂科、努力让自己的成绩有点起色,虽然是极度讨厌的专业,我也试图让自己不再那么怀有敌意,哪怕学不太懂,但至少能够让自己明白自己在做什么,明白以后的生活中再遇到困难的时候不会再直接躺平。 在之后的两年多差不多三年中, 生活还是照常过,到了大四的这个节点,虽然大学四年也没有能够让我喜欢上这个专业,但是我没再挂过科,之前的遗留科目也在今年修完了。相比于学到的专业知识,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认识的人、学到的处世之道、生活态度,这些能力才是我这四年最突出的收获。 而且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依然非常荣幸地去到了一家非常不错的公司,对,我在之前的文章中说过这件事,我签工作啦!不出意外的话,明年毕业之后我就会去到南方,开启我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这又是一个新的开始,无比期待。 回到现在,我觉得大学远远不只是一个学习课本知识、专业知识的花园,每个人在这个环境下会收获到不一样的东西,即便自己刚来到这片土地时轻狂幼稚、什么东西都看不上眼,但如今,大四的我却依然非常感谢这承载我四年大学时光的黑土地,我感谢她的自由,感谢她的包容,感谢她带给我的好或者不好的回忆。 所以你看,高三结束,当我觉得人生已经完犊子的时候,突然发现其实比起那些没考上的同学,我还有大学可以读,通过学习我增长了自己的见识,了解了专业的知识,也学会了如何做人;被极度讨厌的专业录取、学习成绩垫底,觉得人生又开上了岔路的时候,心中的不甘让我无法这样堕落下去,我接受的教育,我的家庭状况告诉我应该努力努力,于是我咬咬牙加把劲,成绩慢慢有了起色;毕业工作投了数不清的简历无果、情绪低落,觉得要不认定自己就只能这样的时候,终于收到了企业的录用通知。 美好的东西一直都在路上 你看,美好的东西一直都在路上。人生其实就是这样起起伏伏,每当你坚持不下去决心放弃的前一秒,现实就会告诉你:再坚持一会儿,这不是真正的你。这时候如果你真的放弃了,那就才是真的输了,但如果你还在和生活抗争,和自己抗争,那就还有机会。 可能我的经历也无法安慰到隔着屏幕身处困境的人们,但是正如我从高中就一直遵循、信奉的一句话所说:做一个温柔的人,哪怕这些文字的诉说也无法解决或者缓解你的问题,但至少我希望通过我的分享,你可以鼓起对于生活的勇气和畅想,很多东西都不应该成为阻碍你追求自己的石头,未来的生活中,都希望你能像视频的调色一样五彩斑斓、生机盎然。 作为一个不擅长倾诉的人,我一直都很喜欢写作这种方式,通过把自己的情绪保存在文字间,我可以保持自己身心的平衡,而且写作让我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因为我时常想让自己的文笔更加灵动、活泼、优美,于是又养成了读文章的习惯,每天都会读一些有趣的文章。同时我还很喜欢英语,听音乐、看英美剧、玩游戏都是我调剂生活的方式,人活一辈子,其实都挺不容易的,要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一生。 晚上有感写到兴起,好像说了很多废话,还偏了题,不过没关系,希望每个人都能开心。
嘿,这里有一条好消息需要查收!
嘿,这里有一条好消息需要查收! 🍋 Hi ❤️ 见字如唔。 在上一条推送中,我讲了未来会拾起微信公众号,也把它作为一个平台来运营,不管结果如何,至少会持续发一些内容在上面,所以,新推送马上就来了。再插一句,其实微信公众号的内容也会同步发到我的博客,所以您也可以在 iamalex.blue看到我的推送。其中的内容因为可能不是同时发的,不排除可能两者的内容完全一致,如果在发送的过程中有一些新事情发生的话应该也会加到博客中,但是微信公众号设有更改次数限制,无法大篇幅更改,所以想看到最全面的内容还请移步到博客阅读。 还是上一条推送中,我说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但是由于当时还不确定,所以并没有马上宣布。就在昨天,它就真真实实地发生了。 我终于签工作了!!! 🚧 工作是什么 至于工作内容是什么,当然还是和我专业相关的内容,化学、能源相关,具体哪家公司,目前还是打算先不透露了。就在我签工作的同时,自己一个很好的朋友那边也有了好消息,他也签了一个很棒的工作,为自己开心,也为朋友开心。 至于我对这份工作的态度,我当然会怀着自己最大的热情去投入到其中,人生中的第一份全职工作。但是了解我的都知道,我在来到这所大学的时候,就对化学不是很感兴趣,换个说法就是很讨厌。 📚 我的大学啊 大一大二的时候,这个讨厌的表现就是不作为,上课也不听,课后也不学习,导致的结果就是大学前两年我挂了四门课;在大二的时候,寝室分来了一个新室友,在之后的两年中,他改变了我很多。他带我学习、带我抢前排、带我期末复习、带我准备考试,就在这样的环境下,我的成绩有了很大的提升,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的。 在之后的两年中,我没有挂过一门考试,学习、生活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无疑我觉得这样的结果得益于他对我的改变,所以非常感谢他。 说起大学这四年,有时候觉得就像一瞬间一样。因为我们这届刚好在大二的时候赶上疫情,然后莫名其妙的就少了一个学期,多了一学期的钉钉网课。回头站在毕业和就业的这个路口再看大学四年,不知道为什么又多了很多感慨。 这四年,比起学到的专业知识,我觉得大学这个环境教会我应对生活、应对困难的方法才是我这辈子都值得铭记的东西。无论我未来会不会一直从事我专业的工作,这些独一无二的经历都将成为我成长路上最好的见证。 🌈 未来呢? 比起前段时间还在疯狂复习准备自修考试的我、每天提心吊胆查看每一条学校消息的我,现在都云淡风轻,无比的轻松,我觉得如果没有经历过也是无法体会的,我相信那段黑暗的日子也会像一个警钟一样让我铭记,日后的每一天都需要努力过得越来越好。 一直都很喜欢 Halsey,我在一定程度上觉得她代表我想追求的那种自由,很喜欢 BADLANDS (Live From Webster Hall) 这张专辑,里面 Forget Her And Find Her - Talking Break - Live From Webster Hall 是一段猴西在演唱会上的讲话,觉得很棒: “I don’t usually like giving you a ton of advice during my shows because I mean, what the fuck do I know that you don’t know? I’m a, I’m a disaster, um But I do give you one piece of advice right now, I want to remind you that if you lose yourself, it’s never too late to find yourself again....